為什么冷熱沖擊試驗箱要除霜?
作者:冷熱沖擊試驗箱 ????時間:2021-08-04 10:07
一些客戶不太了解設備在長期運行和使用后需要進行什么樣的維護。現在回答
冷熱沖擊試驗箱的除霜問題。
先來了解一下霜是什么,它長在哪里。霜凍是空氣中水遇冷后瞬間迅速冷卻結晶的結果,霜凍是小冰晶,霜凍厚了容易變成厚冰。冷熱沖擊試驗箱中的霜生長在預冷區的蓄能組件上。
為什么冷熱沖擊箱要除霜?我們知道冷熱沖擊是通過三個盒子之間的氣流轉換來交換熱量,從而達到沖擊效果。這三個箱體與箱外的空氣隔絕。也就是說,與外界相比,這三個箱子是封閉的。由于是封閉的空間,他們的水分含量是定量的,不可能憑空產生額外的水分。也就是說,理論上預冷區不應該有霜。但追根溯源,水分從哪里來?
這三個箱子只有測試區可供客戶打開和放置產品,需要引入水分,只有測試區打開后才有可能。因此,水源之一是客戶的開門操作。我們做一套完整的沖擊試驗,中間不允許開門,否則試驗會失敗。其它水分來源還是要從測試區說起。
我們前面提到,一些試驗箱制造商可以做1000個循環除霜,這表明他們的設備可以盡可能避免引入水分。那么那些20多個循環要除霜一次的廠家是怎么做到的呢?好的端端設備一定要做得不氣密嗎?或者還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答案是肯定的。
一些行業制造商在設計冷熱沖擊試驗箱時,為了大大降低制造成本,節省壓縮機馬力。他們采用秘密排放熱能的方法,通過打開測試區內的閥門進行排氣,降低測試區內的熱能含量,使測試區內的低溫能力或高溫能力在高溫沖擊或低溫沖擊到室外,從而達到降低蓄能組件成本的目的。因此,必然會引入大量的水分,也必然會導致預冷區卡霜。這樣做在成本上節省了很多費用。但與測試產品相比,它經歷的不是規范的直接高低溫切換,而是高溫-室溫-低溫的轉換。這種實驗完全沒有意義。甚至會導致產品在試驗過程中浸泡在水中,直接導致產品失效。